全国统一销售热线
有限空间,别称受限空间,它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污水井(池)、锅炉、涵洞、地下管道等,都属于有限空间。通常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有限空间随处可见。就是这样常见的作业空间内,往往藏着“隐形杀手”。由于有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有毒有害气体容易积聚,作业人员中毒、窒息往往发生在瞬间,有的有毒气体中毒后数分钟、甚至数秒钟就会致人死亡!
有限空间中存在的有毒气体安全隐患:
1.一氧化碳(CO)
这种气体主要产生在矿井发生火灾及瓦斯、煤尘爆炸过程中。它无色、无味、无臭,比一般空气轻,多存在于巷道中上部,是一种毒性很大的气体。当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4%时,短时间内会使人丧失知觉,很快死亡。
安全规定:井下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0024%(24ppm)。
2.二氧化硫(SO2)
它主要由含有硫磺的煤炭氧化和煤炭自燃产生,以及在含硫煤层中进行爆破时产生。这种气体无色,有强烈的硫磺气味,比一般空气重,多存在于巷道中下部,二氧化硫对人的眼睛和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当它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5%时,会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严重的短时间内能造成人的死亡。
安全规定:井下的二氧化硫不得超过0.0005%(5ppm)。
3.硫化氢(H2S)
硫化氢气体经常存在于煤层中,在落煤过程中自然放出,井下有些物质腐烂和含有硫的矿物遇到水时也可以分解出硫化氢。这种气体无色、微甜、有臭鸡蛋味,比一般空气重,多存在于巷道中下部,它是一种有强烈毒性的气体,对人的眼、鼻、喉的粘膜有刺激作用。当空气中浓度达到0.1%时,短时间内会使人死亡。
安全规定:硫化氢不得超过0.00066%(6.6ppm)。
4.氨气(NH3)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浓烈臭味的气体,相对密度为0.6,易溶于水。氨气有剧毒,它对皮肤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喉头水肿,严重时失去知觉,以致死亡,主要是在矿井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时产生。当空气中的氨气浓度达到30%时遇火有爆炸性。
安全规定:氨气不得超过0.004%(40ppm)。
5.氧气/缺氧(O2)
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在标准大气压下,空气中的氧含量20.93%(体积百分比)。因此在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9.5%(氧气缺乏)或高 于23.5%(氧气富余)的情况时,都不是适合继续作业的环境。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解决方案:
1.鉴于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对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深国安自主研发一款SGA-606便携式六合一气体检测仪,产品可根据客户需求个性化定制1-6种气体进行组合,气体不限、量程不限、检测原理不限;当检测现场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限值后,会自动发出声光振三种报警方式进行提示。还可通过深国安物联网平台,实时在电脑端或手机APP端查看数据,设置邮件、短信、微信消息推送等功能,让您更加便捷高效地管理目标气体。
2.其次应对实时监测需求,深国安建议安装布设固定式气体检测仪搭配报警主机应用,适用于长期作业或需要持续监测的有限空间。该系统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气体浓度,并通过远程监控平台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安全管理人员手中。一旦气体浓度超标,系统将立即触发报警,启动应急预案,有效防止事故发生。
另外,在有限空间作业时,由于其环境复杂且存在诸多潜在危险,因此在作业过程中严格落实安全措施至关重要。以下关于有限空间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措施:
作业前准备阶段:
1.评估作业环境,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作业方案,并经本企业负责人批准。
2.按照作业方案,明确作业审批人员、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及其安全职责。
3.将作业方案、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
4.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5.先对有限空间进行通风,再检测氧气、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浓度,确保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后,再开始作业。
作业中阶段:
1.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严禁采用纯氧通风换气。
2.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标准限值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限值时,立即停止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3.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持续通风和监测。
4.确保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作业中断时:
一旦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重新进行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作业结束后:
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仔细清理,撤离作业人员。